歷史沿革
早期之開發探究一地之開拓發展,當地住民的遷徙活動應為追根究底的研究重點,因為人的行為互動才能創造歷史。 大致而言,目前永和地區的人口族群組成,約可分成下列3類:
一、 以十七、十八世紀漢人閩粵族群移民開墾者為主。
二、 臺灣光復初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至民國38年(1949)播遷臺灣,跟隨政府遷移至臺灣的大陸籍人士及其眷屬。
三、 作為臺北市的衛星都市,永和都市化現象快速發展,臺灣中南部人士大量遷住本區者。依據目前的文獻研究,在漢人移民之前,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秀朗社和龜崙蘭社曾在永和地區活動過。一般學界都以有無文字記載,作為劃分「信史時代」和「史前時代」的區隔。「史前時代」既無文字記載來說明其年代,故古文物的挖掘、出土,則為判讀先住民活動的依據。
一、 以十七、十八世紀漢人閩粵族群移民開墾者為主。
二、 臺灣光復初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至民國38年(1949)播遷臺灣,跟隨政府遷移至臺灣的大陸籍人士及其眷屬。
三、 作為臺北市的衛星都市,永和都市化現象快速發展,臺灣中南部人士大量遷住本區者。依據目前的文獻研究,在漢人移民之前,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秀朗社和龜崙蘭社曾在永和地區活動過。一般學界都以有無文字記載,作為劃分「信史時代」和「史前時代」的區隔。「史前時代」既無文字記載來說明其年代,故古文物的挖掘、出土,則為判讀先住民活動的依據。
史前遺址
民國40年代的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盛清沂、林朝棨、吳基瑞等三人,為編纂《臺北縣志》,曾進行廣泛考察,發現了不少史前遺址。原於日治時期發現的有30處左右,而此次發掘出42處史前遺址,分15區,故當時臺北縣共有史前遺址72處,主要分布於臺北盆地的東南及西南邊緣。 當時的永和,仍隸屬於中和鄉管轄,今永和地區雖無史前遺址,但鄰側發現有「尖山遺址」和「員山子遺址」等兩處(位於中和區),均劃歸於「大嵙崁區右岸臺北盆地東南邊緣區」。作為史前先住民之自然活動區域,雖該兩處史前遺址位於中和區,為廣泛考量起見,仍介紹於後。 從《臺北縣志》卷四《史前志》〈臺北縣史前遺址分布圖〉,可知:
1. 尖山遺址:
尖山為凸出臺北盆地東南緣的小山峰,因為峰頗銳故稱尖山,日治末期日人淵協英雄曾於附近採集到石器,地點在中和鄉秀山村尖山子一帶,遺物出土範圍長達一公里左右。因該遺址與臺北盆地的遺址可能有密切的相關性,所以在當時受到考古學者的重視。民國37年(1948)11月,學者開始進行精密的踏勘採集,民國47年(1958)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又再度前往調查,發現石器和陶器遺物共19件。 尖山遺址石器以打製的粗糙品為多,並未發現獸骨,所以可能是以農拼為主要的生活方式,遺物的包含層較薄約只有40至50公分,狀況疏落,也顯示出此遺址雖是圓山部落,但並不是長久之地。根據推測遺物屬於圓山前期文化系統距今3,000~4,200年間。
2. 員山子遺址:
民國44年(1955)6月10日,盛清沂與吳基瑞為調查中和鄉石壁湖山「防番古隘」遺蹟,於歸途中,意外於積穗村發現此遺址。發現遺物包括石器和陶器遺物共60餘件。 探究此兩遺址之年代,由於「尖山遺址」發現之陶器把(橋狀把手)及陶蓋,其花紋和塗料技術,與圓山文化遺物相似,且兩縊型漁網錘及扇形有肩石斧,亦相似於圓山遺物,應屬「圓山前期文化」(距今2,000年~4,200年之間)。 「員山子遺址」所發現之灰竭色粗砂陶片及陶器之橋狀把手,亦與尖山系統相似。但其文化層較厚,約在地表下20-80公分,且有繩紋陶片,其年代應較尖山遺址為早,根據推測為跨越繩紋陶文化系統。
尖山為凸出臺北盆地東南緣的小山峰,因為峰頗銳故稱尖山,日治末期日人淵協英雄曾於附近採集到石器,地點在中和鄉秀山村尖山子一帶,遺物出土範圍長達一公里左右。因該遺址與臺北盆地的遺址可能有密切的相關性,所以在當時受到考古學者的重視。民國37年(1948)11月,學者開始進行精密的踏勘採集,民國47年(1958)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又再度前往調查,發現石器和陶器遺物共19件。 尖山遺址石器以打製的粗糙品為多,並未發現獸骨,所以可能是以農拼為主要的生活方式,遺物的包含層較薄約只有40至50公分,狀況疏落,也顯示出此遺址雖是圓山部落,但並不是長久之地。根據推測遺物屬於圓山前期文化系統距今3,000~4,200年間。
2. 員山子遺址:
民國44年(1955)6月10日,盛清沂與吳基瑞為調查中和鄉石壁湖山「防番古隘」遺蹟,於歸途中,意外於積穗村發現此遺址。發現遺物包括石器和陶器遺物共60餘件。 探究此兩遺址之年代,由於「尖山遺址」發現之陶器把(橋狀把手)及陶蓋,其花紋和塗料技術,與圓山文化遺物相似,且兩縊型漁網錘及扇形有肩石斧,亦相似於圓山遺物,應屬「圓山前期文化」(距今2,000年~4,200年之間)。 「員山子遺址」所發現之灰竭色粗砂陶片及陶器之橋狀把手,亦與尖山系統相似。但其文化層較厚,約在地表下20-80公分,且有繩紋陶片,其年代應較尖山遺址為早,根據推測為跨越繩紋陶文化系統。
凱達格蘭族的故土
在大陸漢人來臺以前,整個臺灣都住著原住民。所謂「原住民」一詞,是現代臺灣人的稱法。在學術分類上,多半稱呼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即不是阿美、泰雅、布農、魯凱、賽夏、排灣等九族或十族,或是如凱達格蘭、噶瑪蘭與西拉雅與等所謂的「平埔族」,皆屬於南島語族。
文獻中,根據原住民服從、漢化的程度,把原住民區分為「生番」、「熟番」(或「化番」);又稱住在平野的原住民為「平埔族」,住在山區的為「高山族」。
在漢人來臺之前,臺灣各地住有南島語族,其中住在臺北盆地一帶,包含桃園以北至基隆等地,即所謂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永和地區的凱達格蘭族,主要有秀朗社和龜崙蘭社,可以稱為永和的「原住民」。
文字記載以前,對於永和住民的了解,只能依據考古文物遺址或口傳佚聞而予以研析。三、四百年前的海權時代,西方國家紛至海外探險或尋求經濟資源,曾出現於臺北盆地。除掠奪經濟資源外,也留下文字紀錄,使我們可以較清楚當時北臺灣的情況。
元、明以來,中、日兩國人民的海上活動日趨活躍,朝鮮、琉球以及中南半島「海外諸夷」也雜處其間。16世紀中葉以後,歐洲人遠渡重洋,相繼東來,東南亞海域的航運逐漸頻繁複雜,雞籠、淡水遂以航向標幟,以及供給淡水、硫、煤等之良港,而漸為人熟知。明降慶5年(1571),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的馬尼拉後,繼續向北部臺灣發展。明天啟4年(1624)8月,荷蘭人自澎湖轉據臺灣安平一帶。
兩年後,西班牙人也佔領基隆,復於兩年後再佔淡水。 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後,試尋一通往基隆的陸路,遂沿著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並循著基隆河、大嵙崁溪向內陸探勘。明崇禎5年(1632)3月,由80餘人的西班牙探險隊,「在暗夜得不可思議的啟示,逆淡水河而上,順武朥灣發現現在臺北平原」這可能是有關臺北盆地最早的文字記載。
此後,西班牙人、荷蘭人和漢人便陸續來到臺北盆地。
明崇禎15年(1642),臺灣南部的荷蘭人為取得盛產金礦的東北角海岸,攻擊當時據有臺灣北部的西班牙,西班牙人不敵而降,退出臺灣。西班牙在北臺灣統治將近20年,佔領時間較短,較具成效的是傳教工作,整體而言,西班牙對臺北盆地住民的影響不大。
荷蘭人佔領臺北盆地後,為達有效統治,即派兵駐防及築蓋城堡,對原住民施以較強之控制。荷蘭人從定期舉行之「臺灣地方集會」中,對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進行人口、戶數調查,建立番社戶口表名冊,了解凱達格蘭族在臺北盆地的分布狀況。日人中村孝志曾以荷蘭殖民地文書,整理出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的名稱、人口戶數及部落首長等名冊。 荷蘭人的調查中,Pinorowan河(新店溪)流域有一個Chrion(秀朗、繡郎),應該就是文獻中所載的秀朗社,而今永和區即屬於其社域範圍。秀朗社屬於新店溪流域第二大部落,其戶數約在50-60戶之間m 人數約在200人上下。最大的是Pinorowan河(武朥灣),人數約維持在230人以上,戶數在55戶以上。
參照明永曆8年(1654)荷蘭人所繪的臺北古地圖,圖中位於新店溪南岸標示Cournangh之地,應指「龜崙蘭社」,其位置大致介於武朥灣社與秀朗社之間。但其規模似乎不多,僅10戶左右,20-30人而已,可見屬於相當小之社。今本區龜崙社等雅生、目擬發給漢人連生榮的墾批執照,足證龜崙蘭社曾於永和地區居住活動,惟爾後卻消聲匿跡。 根據荷蘭人所畫的臺北古地圖,雖然繪出臺北、基隆與淡水一帶的原住民聚落位置,但描述最多的卻是淡水河東岸的情形,一河之隔的西岸狀況不明,難以得知永和地區的住民分布。
至明永曆10年(1656)年間,淡水地區因原住民互相殘殺,情況相當混亂,已不聽從荷蘭人的指揮,故無人口數的報告。 北臺平埔族原有的生活狀態,在明、清時期文人筆下的描述,似乎與十三行文化人的物質生活頗為相似,其農業技術尚屬原始狀態,所用的農具只有極簡單的手,開墾的土地亦僅限於生活所需。每當地力枯竭時,便另墾新地,具有「游耕」的農業性質,狩獵或打漁仍是重要生產技術。
清康煕36年(16979),郁永河記載了當時臺北平原的23個番社,節錄如下:
各社土官悉至;日八里分、麻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雞洲山、大洞山、小雞籠、大雞籠、金包里、南港、瓦烈、擺折、里末、武溜灣、雷里、荖厘、繡朗、巴琅泵(音畔)、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嶼、麻里折口等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正副頭目之分。
其中「繍朗」,即為「秀朗社」。總之,在17世紀時,凱達格蘭族雖然已活躍於臺北平原,但其土地經營方式,乃採「或藝雜籽,或資牧放,或留充鹿場」,實屬相當粗放的生活經營。
郁氏在【指臺灣西部平原】皆肥饒沃土,惜居人少,土番又不務稼穡,當春計食而耕,都無畜積,地力外盡,求土千一耳。
文獻中,根據原住民服從、漢化的程度,把原住民區分為「生番」、「熟番」(或「化番」);又稱住在平野的原住民為「平埔族」,住在山區的為「高山族」。
在漢人來臺之前,臺灣各地住有南島語族,其中住在臺北盆地一帶,包含桃園以北至基隆等地,即所謂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永和地區的凱達格蘭族,主要有秀朗社和龜崙蘭社,可以稱為永和的「原住民」。
文字記載以前,對於永和住民的了解,只能依據考古文物遺址或口傳佚聞而予以研析。三、四百年前的海權時代,西方國家紛至海外探險或尋求經濟資源,曾出現於臺北盆地。除掠奪經濟資源外,也留下文字紀錄,使我們可以較清楚當時北臺灣的情況。
元、明以來,中、日兩國人民的海上活動日趨活躍,朝鮮、琉球以及中南半島「海外諸夷」也雜處其間。16世紀中葉以後,歐洲人遠渡重洋,相繼東來,東南亞海域的航運逐漸頻繁複雜,雞籠、淡水遂以航向標幟,以及供給淡水、硫、煤等之良港,而漸為人熟知。明降慶5年(1571),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的馬尼拉後,繼續向北部臺灣發展。明天啟4年(1624)8月,荷蘭人自澎湖轉據臺灣安平一帶。
兩年後,西班牙人也佔領基隆,復於兩年後再佔淡水。 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後,試尋一通往基隆的陸路,遂沿著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並循著基隆河、大嵙崁溪向內陸探勘。明崇禎5年(1632)3月,由80餘人的西班牙探險隊,「在暗夜得不可思議的啟示,逆淡水河而上,順武朥灣發現現在臺北平原」這可能是有關臺北盆地最早的文字記載。
此後,西班牙人、荷蘭人和漢人便陸續來到臺北盆地。
明崇禎15年(1642),臺灣南部的荷蘭人為取得盛產金礦的東北角海岸,攻擊當時據有臺灣北部的西班牙,西班牙人不敵而降,退出臺灣。西班牙在北臺灣統治將近20年,佔領時間較短,較具成效的是傳教工作,整體而言,西班牙對臺北盆地住民的影響不大。
荷蘭人佔領臺北盆地後,為達有效統治,即派兵駐防及築蓋城堡,對原住民施以較強之控制。荷蘭人從定期舉行之「臺灣地方集會」中,對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進行人口、戶數調查,建立番社戶口表名冊,了解凱達格蘭族在臺北盆地的分布狀況。日人中村孝志曾以荷蘭殖民地文書,整理出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的名稱、人口戶數及部落首長等名冊。 荷蘭人的調查中,Pinorowan河(新店溪)流域有一個Chrion(秀朗、繡郎),應該就是文獻中所載的秀朗社,而今永和區即屬於其社域範圍。秀朗社屬於新店溪流域第二大部落,其戶數約在50-60戶之間m 人數約在200人上下。最大的是Pinorowan河(武朥灣),人數約維持在230人以上,戶數在55戶以上。
參照明永曆8年(1654)荷蘭人所繪的臺北古地圖,圖中位於新店溪南岸標示Cournangh之地,應指「龜崙蘭社」,其位置大致介於武朥灣社與秀朗社之間。但其規模似乎不多,僅10戶左右,20-30人而已,可見屬於相當小之社。今本區龜崙社等雅生、目擬發給漢人連生榮的墾批執照,足證龜崙蘭社曾於永和地區居住活動,惟爾後卻消聲匿跡。 根據荷蘭人所畫的臺北古地圖,雖然繪出臺北、基隆與淡水一帶的原住民聚落位置,但描述最多的卻是淡水河東岸的情形,一河之隔的西岸狀況不明,難以得知永和地區的住民分布。
至明永曆10年(1656)年間,淡水地區因原住民互相殘殺,情況相當混亂,已不聽從荷蘭人的指揮,故無人口數的報告。 北臺平埔族原有的生活狀態,在明、清時期文人筆下的描述,似乎與十三行文化人的物質生活頗為相似,其農業技術尚屬原始狀態,所用的農具只有極簡單的手,開墾的土地亦僅限於生活所需。每當地力枯竭時,便另墾新地,具有「游耕」的農業性質,狩獵或打漁仍是重要生產技術。
清康煕36年(16979),郁永河記載了當時臺北平原的23個番社,節錄如下:
各社土官悉至;日八里分、麻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雞洲山、大洞山、小雞籠、大雞籠、金包里、南港、瓦烈、擺折、里末、武溜灣、雷里、荖厘、繡朗、巴琅泵(音畔)、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嶼、麻里折口等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正副頭目之分。
其中「繍朗」,即為「秀朗社」。總之,在17世紀時,凱達格蘭族雖然已活躍於臺北平原,但其土地經營方式,乃採「或藝雜籽,或資牧放,或留充鹿場」,實屬相當粗放的生活經營。
郁氏在【指臺灣西部平原】皆肥饒沃土,惜居人少,土番又不務稼穡,當春計食而耕,都無畜積,地力外盡,求土千一耳。
瀏覽人次:4525 人
更新日期: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