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永和區公所

:::目前位置 : 首頁 > 訊息公佈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FB
  • 張貼至「Plurk」【另開新視窗】Plurk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 小字
  • 一般
  • 大字
112年長期照顧系列講座活動第二場
  • 發佈日期:2023-03-02
  • 截止日期:2023-03-18
  • 發佈單位:永和區公所
  • 類  別:最新消息
  • 內  容:
  •  

      112年長期照顧系列講座活動
     
     講師姓名 官怡君
    專長   失智症/認知功能障礙、癲癇、睡眠障礙、腦中風、頭痛、一般神經疾病
    現職/年資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2011年7月18日迄今)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副教授  (2020年8月1日迄今)
    最高學歷
    / 畢業年度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1999年9月至2006年6月)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2017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2011年7月8日至2011年7月17日)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臨床研究員 (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7日)
    課程題目 認識失智症
    課程摘要 依據本國「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持續加速,至2012年底已達11.08%,內政部統計2013年底台灣65歲以上老人已將近270萬人,而失智症隨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2013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38,534人,佔全國總人口1.02%,亦即目前在台灣約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然因患者人數會會隨著人口老化而增加,推估不到20年(2031)後台灣失智症患者超過2%(2015,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在疾病負擔方面,失智症超出瘧疾、破傷風、乳癌、吸毒和戰爭的負擔。預估未來25年,失智症的疾病負擔將增加76%以上(2006,失智症亞太地區盛行報告)。
        失智症有許多類型,其特徵是失去短期記憶力、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並且常合併許多行為精神或心理症狀。失智症照顧者因身心負擔過重而影響其健康已廣泛引起學術界及醫療單位的關注,並謀求解決之道。
        失智症照護在醫療面:早期及正確診斷仍是最重要工作,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士體失智症等,都有其臨床症狀特徵及不盡相同的照護需求。雖然目前藥物僅能減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而針對行為精神症狀之藥物治療至今仍未證實其益處,但仍對病人及照顧者有很大的助益。另一方面,一些非藥物治療已被證實有部分療效,而且正在蓬勃發展中,只是在本國健保制度下仍無法提供給大多數病人。在照顧面:多數病人因失能而須仰賴家人及外勞,尤其失智症病人常並發行為精神症狀,包括幻覺、妄想、不當行為、憂鬱等藥物也無法完全控制的問題,但照顧者如有相關訓練及支持,可改善病人及照顧者生活品質,並延緩病人被機構化的時程。

     





    長照講座








     



  相關連結:
  長照講座
相關附件
相關圖片
瀏覽人次:339 人 更新日期:2024-03-25